現代裝修設計中,大部分窗簾均為隱藏式安裝(即隱藏在窗簾盒里),這樣的安裝方式更美觀。既然是安裝在窗簾盒里,所以必須采用窗簾軌道,而窗簾布也需要加工成掛鉤式窗簾,但是很多網友都會換洗窗簾后遇到如何穿窗簾掛鉤的問題,今天小馬就給您詳細說說窗簾的掛鉤穿法。一般我們加工窗簾會有兩種做法,即固定折(韓式折)和普通折(普通四腳爪),固定折一般都采用單鉤或小S鉤,穿鉤很方便,在這里小馬就不贅述,下面是普通四腳爪的一些穿鉤方法:
一. 小褶穿法:
這種是最常用的,就是按照1、2、3、4的順序依次穿,即:四齒鉤的4個插腳分別對準布帶上所標的序號1234洞眼插入,中間不會間隔,就穿第3根叉,兩個鉤子之間隔3-4個洞眼。
二、中褶傳統穿法:
這個也用的比較多,一般按照1、2、4、5穿,空出中間的3。即:四齒鉤的4個插腳分別插入布帶上所標的序號1245洞眼,中間隔1個洞眼,就穿第3根叉;兩個鉤子之間隔4-6個洞眼,一般每米7——8個掛鉤。
三,南韓穿法:
這種穿法其實就是穿一個隔一個,如果布大也可以隔兩個穿一下,效果十分突出。
四、大褶穿法:
這種比較少見也被稱作蝴蝶型,是按照1、3、8、9穿,即:四齒鉤的4個插腳分別插入布帶上的序號1389洞眼,中間隔4個洞眼,就穿第3根叉;兩個鉤子之間隔6-8個洞眼。
五、大褶穿法:
柱式子穿鉤法比較復雜,它是左二爪先穿過一個孔,然后逆時針翻轉后再把右二的鉤爪穿上,其他鉤爪不穿。這種穿法掛起后窗簾沒有褶皺,外觀呈圓筒狀,比較自然美觀。
柱式穿鉤法的步驟:
根據窗簾褶皺比例定好要穿的位置,一般圓柱形穿法最佳效果是六個插孔范圍;
先把四爪鉤反撲過來,用右第二個鉤爪穿第一個插孔;
將第一個插孔穿好后,順時針旋轉;
當四爪鉤向上時,繼續順時針旋轉180度,當四爪鉤再次向下時,用左二鉤爪穿第6個插孔;
注意最外兩邊的鉤爪都是不插入不帶孔的;
最后的圓柱形就出來的,注意對比效果是否一致;
窗簾的褶皺倍數指的是窗簾的總寬度與窗戶寬度的比例,一般窗簾都是2倍褶皺,個別款式可能還有3倍、2.5倍、1.8倍、1.6倍等。對于不同的褶皺,穿鉤的方法也不同,如果窗簾倍數過小,而穿了較寬松的孔,那么窗簾掛起后寬度會過短,給人緊繃感;反之,如果窗簾倍數過大,而穿了較緊湊的孔,窗簾的褶皺會過多,而且也容易給人冗余拖沓的感覺。下面是窗簾的褶皺倍數與掛鉤的穿法建議;
2.0倍褶皺,穿5隔3;
1.8倍褶皺,穿5隔4;
1.6倍褶皺,穿4隔4;
2.5倍褶皺,穿8隔3;
更多工程案例圖片及實拍視頻,請關注抖音號: tfznzy
![]() |